您好,欢迎访问IM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-IM SPORTS!

优质环保原料

更环保更安全

施工保障

流程严谨、匠心工艺

使用年限

高出平均寿命30%

全国咨询热线

+18 0155 11119

行业新闻
您的位置: IM体育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新闻动态

联系我们

地址:苏州IM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-IM SPORTS

咨询热线:

+18 0155 11119

13854375878

重庆人引以为豪厉家班蒋介石请看京剧

发布时间:2024-03-03 16:20:47人气:

  重庆人引以为豪厉家班蒋介石请看京剧1985年,我曾在重庆市总工会办公室任副主任,兼负外事接待工作,3月初,香港巴士工会一行20余人到渝参访,其中一多半是京剧票友。

  通过时任文化局郭汝奎局长,联系上重庆京剧团团长厉慧敏,她带领一男一女两童伶参加见面。聆听香港朋友亮嗓后,厉团长进行了点评,两童伶分别作了示范,厉团长演唱了《十三妹》“悦来店.能仁寺”选段,已进花甲的人,那以气托声、用字托情、高亢婉转、优美圆润、一招一式、一颦一笑、倾倒众人。

  在这次联谊会上,厉慧敏应请简约地介绍了“厉家班”的概况,30年代初,年仅十来岁几兄妹就以扎实功底,成为上海京剧“童星”,唱片公司找上门来录制唱片。她曾受教于梅兰芳、程砚秋、尚小云、荀慧生等四位京剧大师,介绍了给来重庆谈判的毛主席演出的盛况。

  厉慧敏还回忆了文化部调二哥厉慧良去天津京剧团当台柱、副团长、团长,那时重庆刚从中央直辖市,一下跌落成为四川省辖市,大江南北不少省属京剧院团,纷纷来渝许以高额薪酬和职级挖人。咱爸妈和几兄妹意见一致,“厉家班”不能散,今后一个都不能走,不能对不起在抗战局势最艰难时,接纳我们的山城父老和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,我们要永远扎根在重庆。

  今天,我们沿着重庆京剧团老团长厉慧敏提供的线索,去寻觅“厉家班”那极不平凡的路,看看他们是如何创造辉煌的。

  著名京剧教育家、厉家班班主厉彦芝,出身旗人和梨园世家,得胜门剧班名角,游走于平津地区演出,“倒仓”(青春期嗓音发生变化)后改做琴师。见平津京剧班子扎堆,竞争太大,上世纪20年代末携家小南下上海扎根,妻韩凤奎工老生、韩凤英工青衣花旦,皆是京剧名角,这对姐妹花为厉班主生了一堆娃儿。

  夫妻深谙自己的娃儿,膝下学艺捨不得打、抹不下脸骂,戏路也不宽,只有别人才教得好,当然他们还有更深远考量,那就是兼收并蓄各门派所长、为我所用、创出特色。于是打小就把孩子们分别送出,广拜名师学艺,並且各有所专,真没想到个个出类、人人拔萃、学得精钻得深,由此可见厉彥之的精明老道。

  老大厉慧斌身材魁伟、英姿豪迈、艺精铜锤、架子花脸,唱腔奔放、声音清亮;老二厉慧良擅老生、武戏,唱念做打门门精,打小被誉为“神童”;老三厉慧敏精于青衣、花旦、刀马旦和小生,唱腔道白独具一格,而且精于武行;老四厉慧森饰丑角,肢体念白独具一格,亦庄亦谐、幽默滑稽、自然成趣,他出场总是赢得“满堂彩”;老五厉慧兰擅文武老生,举手投足、音行老迈、精神矍铄、抱朴守拙、惟妙惟肖......。

  见孩子们这么有出息,一家人就是一台戏,百十出戏便能轻松拿下。1933年,厉彦之与夫人商量,不能让孩子们再寄人篱下,决定将学艺出色的子女招回。

  于是从剧场老板周筱卿手中,盘下位于闹市区中心牛庄路的更新舞台,同时开童伶班收徒十人,皆贯以慧字辈,其中叔侄厉慧福及陈慧君、陈慧楼、陈慧林、邢慧生、董慧宝、隗慧虎、张慧忠、张慧鸣、秦慧芳等个个功夫了得,这就是“厉家班”的雏形。自此自成一体除在上海更新舞台演出,还应邀辗转沪宁苏杭“挂单”演出。

  百代公司“副牌”―新成立的丽声(歌)唱片公司,既为了与胜利、大中华等唱片公司竟争,也为了创新出彩、独辟蹊径IM体育官方。不取厉家一文资金,承诺唱片售出按一定比例分成。于是特别推出―“小把戏”京剧,为厉氏兄妹联袂出演的《霸王别姬》《法门寺》《岳母刺字》等灌制唱片。

  据资料显示,丽声(歌)唱片公司当年灌制的《岳母刺字》是风波亭中的一折,演岳飞的厉慧良13岁、演岳夫人的厉慧敏12岁、演书僮的厉慧森9岁、演岳云的厉慧兰8岁、演岳母的陈慧君14岁(厉彦芝一直视同已出),唱片一经推出,迅速火遍上海,风糜十里洋场。平津票友托人在沪购买,思乡的南洋、旅美等海外华侨,回国头一件事便是专门寻找灌制“小把戏”京剧唱段的唱片。

  顿时,报刊专访、评论经常见到“厉家班”信息,上海名记黄尧、漫画高手丁聪等不仅在《申报》发文褒扬“厉家五虎”,还在上海《美术生活》,以两个整版篇幅推荐《童伶厉家班》。评论“厉家小把戏”,还曾上了林语堂办的杂志《人间世》。上海戏迷票友特别喜欢厉家班童伶演出,买票时常问“小把戏格节目有哦?”“厉家班今天上戏哇?”。

  “七七事变”搅得人心惶惶,随之“八一三淞沪抗战”又在家门开打,久历世事的厉彦芝暗自思量,以今日之国力实难与日本法西斯抗衡,沪宁失落只是迟早的事,要赢得战争胜利非一日之功。于是带领“厉家班”,以长子厉慧斌、次子厉慧良,最后一字取名“斌良国剧社”,戏班避战求生存,游走于苏杭一带演出,时刻观察让人揪心的战事。

  为保存保全各行各业、各领域的人才、物资、科研、装备、经济实力,避敌锋芒与侵略者作持久殊死之战。1937年11月20日,林森主席悲壮地向全世界发表:中华政府移驻重庆宣言。坚决不给倭寇演戏,这是厉彥芝的誓言,上海一时半会是回不去了。

  1938年初夏,“厉家班”拖家带口,在汉口乘船西撤,抵达重庆暂住位于苍坪街的新生票社。1939年,“五三”“五四”两天,日本飞机对重庆人口稠密的市中心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空袭,大轰炸把27条街道炸得惨不忍睹。

  “厉家班”再次踏上颠沛流离,在云、贵、川边演出、边寻找落脚地。在云贵川义愤填膺的“厉家班”上演的剧目有毋忘国耻、增强斗志的《抗金记》《风波亭》《戚继光歼倭记》等。

  太平洋战争爆发,美英中苏等国结成反法西联盟,西欧对德意之战线由僵持转,东亚战场日本逐渐失去战略优势,从1943年8月开始,日本对重庆的轰炸已成为强弩之末。1944年初,“斌良国剧团”回到重庆,落戶两年前在渝中区路正阳街新落成的“一川大戏院”住场演出。山城人民用欢迎“厉家班”回归,真乃“好戏不愁客”,“一川大戏院”,天天打拥堂,午场、晚场,场场客满、一票难求,逢年过节甚至要加早场。

  当年父亲与人合伙开的“祥林永”南北山珍海味行,先在皇后餐厅旁,后迁中正路靠近信义街端头,离“一川大戏院”都很近便。父亲只能算半个“票友”,喜欢但不“下场”,四五岁没少拉着父亲衣衫角跟着进“一川”看戏,我看过印象深刻的有《挑滑车》《大闹天空》《打鱼杀家》《火烧红莲寺》等。

  那阵人小,要么坐在父亲腿上,要么站在剧场过道中间才看得到台上演员,对白唱腔我听不懂,最喜欢武打戏,也数厉慧良演得最好。那时戏院没有扩音设备,演员个个本事硬扎,道白、唱词都能清晰送进观众耳朵里,每每精彩、情到深处,连最后一排的看客,也在口中高喊好、好,巴巴掌甩起劲拍。

  陪都时期尽管重庆还有扶风、光袼、易俗等两三个唱京剧的班子,蒋介石並不上心关注,他早年在杭州、南京就看过“厉家班小把戏”演出,为此印象深刻,而今乃情有独钟。

  日本投降后,以非凡的胆略,于1945年8月28日赴渝,与蒋介石就中国前途命运、和平建国方略进行谈判,蒋介石曾三次邀请观看“厉家班”演出。

  第一次是9月5日,在复兴关(浮图关),中央青年干部学校礼堂,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,苏联新任驻华大使彼德诺夫及国府政要、各界名流出席,由周恩来、王若飞等陪同。据厉慧敏回忆,当晚“厉家五虎”齐出,上演了《群英会》《借东风》《华容道》。

  第二次是九月中旬,安排在“一川大戏院”观看“厉家班”,演出《穆桂英挂帅》,由于应酬太多,忙不过来爽约。

  第三次是10月8日,国共谈判达成协议,张治中代表蒋介石,在林森路中央军事委员会礼堂(老《重庆日报》內),为践行,“厉家五虎”再次齐上,拿出看家本领,各展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所长,演出了《十三妹》《法门寺》《穆柯寨》。回到延安,在杨家岭再看鲁艺的京剧演出,深感在唱、念、做、打上,皆逊色于重庆“厉家班”。

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著名书法家魏功钦与京剧表演艺术家、国家一级演员厉慧森在体育馆“其香居”喝坝坝茶,约四川广播电台重庆记者站站长杜昌宏和我作陪(魏功钦给我和杜昌宏送书法作品)。听成功饰演《群英会》中“蒋干”、《法门寺》中“贾桂”等演技出色的丑角名家厉老说:“厉家班”既是一个国戏剧团,又是一个秉承传统师带徒的培训学校,出过慧、福、天、来等六辈(科)学生,近百年累计不下千人,仅慧字辈就逾百人。这些学成的名伶,不少离开“厉家班”后,有的成了精英、翘楚、台柱,有的成为教头、班主、院团长,为中国国粹―京剧的繁荣传承做出了杰出贡献。

  这次喝“坝坝茶”,厉老爷子还告诉我们,他爸“老班主”厉彦芝是个足球迷,上海那阵只要有“球王”李慧堂出场的球赛,天大的事也拦不住他,想方设法进场观战。老太爷喜欢足球等运动,他说一个人除了唱戏还应该有别的健康爱好。在老太爷的倡导下,厉家班组建了“慧光足球队”,你别说唱戏练武之人与足球还真是天生有缘,咱师兄弟既喜欢这项运动,感觉踢起球来很是轻松过瘾。

  咱爸见我特別喜欢踢足球,封我为队长,我乐滋滋当仁不让。在逃难演出岁月,1943春,我们与港澳球星组成的“东方足球队”对阵,尽管吃了十几个“鸭蛋”,然而“厉家班”“慧光足球队”的“前空翻”“后空翻”“筋斗云”却获得满场经久不息掌声。

  解放后,重庆京剧团组建“精艺足球队”厉慧森出任队长,抽挤演出空隙,见缝插针,没少带领队员前往大田湾体育场,观看西南队与战斗队打比赛和虚心讨教 。

  重庆京剧院是“厉家班”传承有序的续脉,先后承继、创编剧目700余部(折)。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两度赴美国和南非演出,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作过巡演,艺术水平位居全国省属院团前列,在普及国粹,送戏到区县、学校、社区,从娃娃抓起,做出了扎实有效的成绩。

  重庆京剧院孙志芳、张军强、程联群、周利先后进入国家一级演员行列,张军强、周利是全国戏曲梅花奖得主,一批批赓续传统,创新奋进的新秀脱颖而出。近年开掘出与时俱进全新的剧目有《张露萍》《双枪惠娘》《天路彩虹》《秦良玉》《大梦长歌》等。

  最近,重庆京剧院、成都京剧研究院紧跟中央决策部署,首次真诚携手合作,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文艺创新发展,结合自身实际做文章,跨界融合打造出面目一新的印象京剧。

  由重庆全国戏曲梅花奖得主周利、成都全国戏曲梅花奖得主刘露强强出演,音乐、舞美、服饰、唱腔、舞台设计全然一新,与大时代接轨,展示国粹深邃之美,既适合京剧老票友,又迎合新生代视觉的印象京剧《薛涛》,成渝展演获得拥趸赞誉,荣获全国第十届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。

  张川耀,男,笔名寒砺,重庆南岸下浩人,弱冠丧父、家贫。参过军、去过“五七”干校,任过基干民兵连教员、演出队队长,当过秘书、曾出任过市级财贸系统工会主任、《现代工人报》社社长。

  先生在位时,擅长评论、游记、人物通讯,退休后把精力集注到艺术评论和重庆文史研究。他先后撰写了钱君匋、苏葆祯、赵子岳、时乐濛、周伯溪、王旭东、徐无闻、卢望明、黄永镇、巴山、、武辉夏、高济民、吕彭祥、潘登、杨哲三、张新之等一批书画、艺术名家。

  退休二十年,他手勤心不闲,抚去尘埃、拼接碎片,废寝忘食、自掏腰包,从史海中钩沉起底重庆“故城”的曾经和过往。他撰写的《记住乡愁.下浩》已经出版,《红岩》《今日重庆》《重庆艺苑》等杂志曾多次摘选连载。《记住乡愁.下浩》《故城时光.母城》已经上线音频“喜玛拉雅”和全国名大门户网站。

推荐资讯